Tappers' Party

地點:舞工廠踢踏舞團(台北市文林北路112號B1)/ 時間:20:00PM準時開始 / 特色:現場爵士樂手伴奏,舞台隨你跳隨你秀。費用:FREE!!!

So Danca 新款踢踏鞋

So Danca新款專業踢踏鞋。靴子及高跟鞋款!!!歡迎至舞工廠Studio112訂購。

Studio112舞工廠教室

除舞蹈學習外,亦提供空間租用服務,場地設有基本空調/音響設備/實木地板,可供排練/成果發表/講座舉辦等各式活動。

So Danca特別訂製踢踏鞋

◎專為個人量身打造,可自選顏色皮料。

手工踢踏鞋套

可自選布料/車線顏色及尺寸◎底部為不織布材質 ◎靜音且防滑 ◎攜帶時避免鞋底鐵片碰撞鞋面

顯示具有 談踢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談踢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2012踢報-第三期

read more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2012踢報-第二期

read more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潮人物vol.17三月號【來跳舞吧!Shall We Dance】


本期內容有各類型舞蹈的介紹,其中有彭丞佑老師帶領大家認識踢踏舞喔!

潮人物

潮人物FB
read more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2012踢報-第一期

read more

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2011踢報-第四期

read more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約翰•泡泡(John Bubble) - 名人錄介紹
























約翰•泡泡(John Bubble) - 翻譯自美國踢踏舞基金會之名人錄介紹

約翰泡泡是第一位在反拍上應用「放下鞋跟」、及「腳尖」重音來創作革命性節奏的人,對節奏模式的擴展超越了一般常見的4個8拍格式,他在每個小節(4拍)中都能創造出複雜擺盪的拍子,不難理解為何從無人執疑,他為何被人視作「節奏之父」。他在節奏上的創新,影響著現今所有的踢踏舞者。

出生在路易斯維爾的約翰•沙布勒特(John Sublett)在印第安納波利斯長大,10歲的他就開始與 6歲的福特‧李‧“巴克”華盛頓(Ford Lee “Buck” Washinton) <1903年生~1955年卒> 聯手作演出,演出中巴克站著彈鋼琴,而泡泡則唱歌。在贏得了一系列附近城鎮的業餘晚會競賽後,“巴克和泡泡”開始在路易斯維爾、底特律和紐約市定期表演。十八歲左右,泡泡開始變聲,他將他的表演重點轉移到跳舞。因為曾面對在胡弗式踢踏舞者俱樂部(Hoofer’s Club)被人笑為初學者的尷尬,泡泡耿耿於懷,於是退到私下的空間中,決心發展他的技巧。後來他重回俱樂部,帶著他創新風格的節奏踢踏,並妝點上「連環-躍過其上/double over-the-tops」及「三連環-後滑步/ triple back slides」等技巧,讓每位在場者都驚艷不巳。

到1922年,巴克和泡泡因在紐約的皇宮劇場(Palace Theatre) 演出而在輕歌舞綜藝秀領域達到巔峰。超越了黑人藝人所屬的黑人劇場經紀協會(T.O.B.A.)領域,他們唱歌-跳舞-喜劇的演出,從東海岸到西海岸都登上各頭號的輕歌舞綜藝秀。巴克所表演的、中間穿插時間暫停的鋼琴演奏,風格即輕鬆又酷,與另一頭泡泡詼諧又具爆炸性的踢踏舞表演形成對比。他們在倫敦帕拉第恩劇院(London Palladium)、棉花俱樂部(Cotton Club)、阿波羅劇場(Apollo)表演,也是第一次在廣播城市音樂廳(Radio City Music Hall)演出的黑人藝人,並不斷地在全國各地打破劇院演出的膚色限制。

他們的電影演出包括了「隊打秀/Varsity Show (1937年制作)」、「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 (1944年制作)」、「天空中的客艙/Cabin in the Sky (1943年制作)」、及「歌之誕生/A Song is Born (1948年制作)」。做為獨身藝人,泡泡曾演出「1922年之百老匯嬉鬧/Broadway Frolics of 1922」、「盧•雷斯里制作的1930年之黑鳥/Lew Leslie’s Blackbirds of 1930」、「1931年幾格菲特之愚者/the Ziegfeld Follies of 1931」,並因為在喬治‧蓋希文所創作的「波吉與貝絲/Porgy and Bess (1935年制作)」中樹立了Sporting Life的角色,為他定下了在百老匯歷史中的地位;他在表演中,演出一個叫明戈(Mingo)的角色。他也曾在皇宮劇場與茱蒂‧嘉蘭(Judy Garland)一同演出、在越南和巴勃‧霍伯(Bob Hope)一同表演,並錄製了「哈林來到倫敦/Harlem Comes to London」、「波基與貝絲精選/Selections from Porgy and Bess」、以及「泡泡,就是約翰/Bubbles, John W. That Is」。

在泡泡之前的舞者,他們多半用腳尖部份跳舞,並搭配著清析規矩的1個8拍(2個4拍節)句子來跳舞,標誌出快閃的舞步。而泡泡則將他的4拍小節放滿聲音,放下他的腳跟,並用其打出不尋常的重音及切音,為現代爵士打擊樂打開了大門。泡泡如此說明他的風格:「因為我想要讓它更複雜,我放了更多的踢踏音,並且改變了節奏」。他蘊釀了1950年代的咆勃樂(bebop),並預期了1950年代所延伸出的“酷/Cool”爵士旋律上的多線性發展。

*註:
1) 若想要更多一些了解約翰•泡泡,可以參見在Youtube上的影片: http://youtu.be/jhknrNZyE-I

2)「你不可不知的踢踏舞大明星」(上/下冊)中有許多人談及約翰•泡泡。參見以下連結可以訂購此書: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32351982130
read more

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TEDxKwangwoon - Bum-Sang,Yoo - Tapdance is my life

TEDx掀起與世界分享想法的潮流,多元的探討內容直接和間接的影響世界各地的人,
韓國的2010TEDx就有一段踢踏舞的分享。



對TEDx有興趣的可以看看TEDxTaipei
read more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美式踢踏舞在台灣」分享會

美式踢踏舞和愛爾蘭踢踏舞,
經常被混為一談,
而美式踢踏舞又有哪些特色及魅力?

10/26由舞工廠踢踏舞團帶來的,
「美式踢踏舞在台灣」分享會,
經舞工廠表示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什麼是美式踢踏,

決定取消售票,改以免費自由入場的形式,
歡迎對美式踢踏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參與,

Somebody也決定維持提供飲品,
另外響應舞工廠分享會的朋友,
也會額外贈送一張「台北樂活城市明信片」。

座位名額有限,敬請把握唷!
相關訊息可電洽:(02)-2311-2371

Somebody Cafe
地址:台北市臺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131號2樓
read more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2011踢報-第三期

read more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談踢踏舞者 - 金-凱利(Gene Kelley)












也許有人說,金-凱利其實不算是一位極出色的踢踏舞者,但他在美國「歌舞片電影」的輝 煌時代,確實以他在電影中的踢踏舞演出,娛樂、並啟發了許多人愛上了跳舞;且不管你是喜歡踢踏舞,或只是喜歡唱歌、跳舞,都不應該錯過以下他在電影「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中的演出:
Singing In The Rain: http://youtu.be/_UmaFTEIZ84
Good Morning: http://youtu.be/qu4v5hB1dKk
Moses Supposes: http://youtu.be/9J_djtXNuR8

1952年由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發行的電影「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至今被多數人視為歌舞片相當重要與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喜歡以上金-凱利演出的人,不妨收藏;目前可以買得到為了紀念發行50週年,而經過重新修片、上色過的紀念版DVD: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dvd/dvdfile.php?item=D020001089

若想要更多一些了解金-凱利,可以參考【網路文章: 踢踏才子 - 金-凱利(Gene Kelly) http://mypaper.pchome.com.tw/djspirit/post/1241209485

而我個人認為,金-凱利在電影(It's Always Fair Weather)中的「滑輪鞋踢踏舞」演出也是相當地經典: http://youtu.be/Aus1PA5-SyI

by Sherry Hu


*註:「你不可不知的踢踏舞大明星」(上冊中)第18章有弗雷-凱利(Fred Kelly)的訪談,其中他也談及自己與他的哥哥金-凱利在成長過程中的習舞經歷。參見以下連結可以訂購此書: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32351982130

read more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聽吉米‧斯萊德(Jimmy Slyde) 談「踢踏舞」




















想知道這位以「滑步」而聞名的踢踏舞者是怎麼解說「踢踏舞」的嗎? 他說踢踏舞是一種「視覺性」的舞蹈,舞者所做的事,是在呈現一幅「畫面」,那是舞者心中所想要呈現的畫面;在呈現的過程中,音樂對於配合的樂手來說是重要的,但舞者則還需要想著身體的動作及平衡性;不論如何,你(舞者)一定要跟隨著(音樂)擺盪。
他說跳舞時,他喜歡到處「位移」,有時人們會將它稱作「失焦」,因為當你移動太快時,你難免在動作上失去些專注性,所以你得「把持住自己」,不讓自己失速,這時「滑步」就正好適用。但「滑步」並非能隨心所欲地被編排在一起,因為有時心裡想著說「滑上一英呎長…」,但可能因為地太滑而拉長至三英呎遠,事實上在滑步時,是很難確定最後能否位移到你想要的時點,而你還得要預備好,在到達那個預定點時,接著做些什麼…幸運的情況下,那時身邊還有足夠的舞台空間可以跳舞。
他也說,在跳舞時,當舞者願意接樂手所演奏的音樂,而樂手也願意接收舞者所跳出的節奏,那時兩者便能合而為一;當你愈能跟隨著(音樂)擺盪時,你愈能發現兩者之間的相似性。
他說「要能經由舞蹈來表達自我」,那是要花上一輩子去啄磨的,所有的舞蹈都不容易,需要技術性地去練習;然而要將舞蹈的感受傳達給他人,那得看起來輕鬆容易…輕鬆到讓人自然而然地想投入進去。而舞蹈時最重要的感受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贏得跟你配合的夥伴的尊重,當你們都跟隨著彼此在擺盪時,那是最讓人愉說的感受。
以上分享吉米-斯萊德在Youtube上這段影片中的闡述,這段話讓我對「踢踏舞」有了新的體悟。
http://youtu.be/_pXLln_n6ik
by Sherry Hu

*註:「你不可不知的踢踏舞大明星」(下冊中) 第28章有吉米-斯萊德(Jimmy Slyde)的自傳訪談。參見以下連結可以訂購: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32351982131
read more

談踢踏舞者 -「踮‧踢踏‧腳尖敲(Tip, Tap and Toe)」組合
















這是一個於1920~1940年間,活躍於夜總會的踢踏舞三人組合。這個組合中有一位成員,名為瑞蒙-文斐德 Raymond Winfield,他的「滑步」可說是出神入化,廣為人稱頌;當他做滑步時,能讓人感覺…好像他完全不具有重量似地,非常奇妙!
想了解那是什麼樣的舞藝嗎? 可以去看看Youtube上,他們在電影中的演出片斷。
電影「Pardon My Sarong」:http://www.youtube.com/watch?v=6Ylk-clCAPE
電影「You Can't Have Everything」:http://youtu.be/tUAEb0otQss

by Sherry Hu

read more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shall we talk 踢踏祕笈:舞譜介紹

舞工廠教室舉辦ㄧ連串的藝文講座
歡迎參加!!!



7/14(四)
樂理第二發:跟著我們跳起來
Ringo(舞工廠資深舞者)

踢踏舞,藉由節拍穩定度及豐富節奏的組合,
可以傳達音樂性的情緒, 兼具舞蹈跟音樂兩個面向。
本次講座將著重於活潑的現場練習,跟著我們跳起來吧!

7/21(四)
文字裡的踢踏舞
李泰華(舞工廠資深舞者)

喜愛踢踏不只在靈活的腳下,
集結著精彩觀點的雜誌專刊/踢踏著作,更是所有踢踏人成長路上的滋養品。
以分享的姿態,帶領大家一窺文字裡的踢踏舞。
原來踢踏不只靈活在腳下,也豐富了腦海。

現場開放提問,保證滿足無法離開節奏的你!

地點:舞工廠舞團STUDIO112
(台北市北投區文林北路112號B1)
電話:02-2820-7066
> 舞工廠學員免費入場
> 非舞工廠學員入場費100元









read more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2011踢報-第二期

read more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國際踢踏日

想知道5/25國際踢踏日的由來嗎?
想認識認識那位踢踏大明星嗎?
身為踢踏人一定要知道的人物!
為了紀念這一天,本週四5/26晚上8:00-9:00,我們也將共襄盛舉的與你分享踢踏大師 Bojangles 的自傳電影,並由李泰華老師做電影導讀,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前來喔!(地點:舞工廠Studio112)

HAPPY TAP DANCE DAY~~~~~~

read more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Jason Samuels Smith給踢踏舞者的10個秘訣!!!

2004年五月的dance spirit magazine傑森分享了10個踢踏的秘訣!
已經過七個年頭,有沒有人還繼續堅持這10個Tap Tips呢?
大家看看傑森的成就,不就是成功的最好例子嗎?
不如就從現在開始,穿上你的踢踏鞋吧!













1. Go to class!(去上課!)














2. Don't let your ego ruin you learning experience. Don't think you're too big to learn from someone else.(別讓自尊心阻礙了你的學習,千萬別覺得年紀太長而不敢向別人學習。)














3. Never stop learning.(絕對不要停止學習。)



















4. Practice!(練習!)



























5. Create festivals.(舉辦踢踏嘉年華。)














6. Create your own jam. Create places for dance to exist.(創造自己即興的機會,為跳舞創造生存的空間。)















7. Study up on the older masters. Do an internet search and see what you can find out about these dancers: Jeni LeGon, Teddy Hale, Sandman Sims, Bill Robinson, Ann Miller, Alfred DeSio, Buster Brown, Groundhog, Eleanor Powell, Arthur Duncan and Lon Chaney.(向經典大師、前輩們學習,上網搜尋看看能從這些大師身上學習到什麼。)


























8. Encourage the media to provide more coverage of tap and tap dancers. If you don't see it, write something yourself.(鼓勵大眾媒體多提供踢踏舞或舞者相關新聞報導。如果都沒在媒體看到的話,不如動手寫下自己的踢踏經驗。)













9. If you get criticism, turn it around by working on your weak points. Soon what you were criticized for will be your strong point.(如果你受到批評,將它轉換成找出及磨練弱點的動力。很快的,你的弱點將會變成強項!)




















10. Talk up tap events to your friends. Support the artform!(將踢踏活動告訴你的朋友們,支持踢踏表演藝術!)














先跟大家說一個好消息!
今年台北踢踏節傑森也會來喔!
read more

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2011踢報-第一期

read more

2010踢報-第五期

read more

2010踢報-第四期

read more

2010踢報-第三期

read more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